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5 (第3/4页)
,自然也不会对冯玉贞产生恶感。 当然他对夏桐也是挺尊崇的,不过是既爱又怕——因为夏桐已经在盘算给他请先生了。 四岁的孩子,差不多也该开蒙了,听皇帝说他三岁时就能背下大半本,夏桐对这件事的真实性存疑,可依照古人早熟的标准,确实也不无可能。 皇帝对自己就是这么一个高标准严要求的人,对侄儿当然也不能马虎,因此夏桐一说他便答应了。 夏桐本想的是让太傅大人先来代几天班,这个本来也是为敦敦准备的,皇子们的教育非同一般,都得从娃娃抓起,只是敦敦还需几年长成,夏桐也愿意他多享受一下童年的安闲时光,故而那位太傅仍高卧家中。 反正刘芸看样子会长住下去,如此倒是省事了。 谁知夏桐将此事一说,皇帝却摇头,“不可,还是另外择好的来。” 太傅所授的是为君之道,他希望刘芸学习的却是为臣之道,这样,两个孩子长大后才不会争执冲突。皇帝虽不喜腐儒,但必须承认,那些咬文嚼字的酸儒最擅长的便是忠君爱国,文死谏,武死战,论起洗脑的本事,没有比他们更合适的了,因此,宁可劳神费力从江南请几位颇有名望的老先生过来。 夏桐看出,皇帝在敦敦的培养问题上有自己的计划,旁人是插不进手的,她也懒得多问,当爹的总不会害儿子。至于皇帝是否已将敦敦内定为储君人选,这个不是她该cao心的问题。 她只要尽到自己的本分就好。 刘璋看她认真将襁褓里枣儿一脸的奶糊糊擦净,忽地说道:“朕想,是时候晋一晋你的位分了。” 之前是觉得为时太早恐落人口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