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4 (第2/4页)
畅快,蒋太后可气得不得了,有心想找那老匹夫理论,奈何两国刚签订了贸易文件,这时候闹起来不好,便想着辗转找夏桐理论,让金吉娜劝她父亲道个歉儿,这样,蒋家面上有了光彩,也就不再追究此事了——不然受了这样大的屈辱,今后还怎么在京中立足? 夏桐仗着蒋太后卧病不便起身,只远远地打发人去宁寿宫送个口信,说北戎王是性情中人,蒋相国——哦,如今已经不再是相国了,该如何称呼呢?总之,蒋家人是最宽宏大量的,一定不会为这种小事计较,对不对? 蒋太后气了个半死,也不好说夏桐语带讥讽——她明明在称赞蒋家呢! 这话认也不是,不认也不是。蒋太后几番纠结,倒把自己给折腾得心力交瘁。 北戎王一行人却大摇大摆地离京了,当然不提跟蒋文举认错——子不教,父之过,妻不贤,夫之错,他连自家老婆都治理不好,何谈治理朝廷,这么看,革职也是应该的。 蒋文举:……他有句脏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继北戎使团之后,刘放也要走了。他在京城住了小半年,已经于礼不合,再待下去就该有闲话了。 纵然千般不舍,可也只能忍痛惜别。但这回他决定独自回临江,至于儿子则留在宫中教养——那痘疮的事实在吓坏了他,他再禁不起折腾了。 刘璋和夏桐商量,夏桐觉得挺好,“临江虽也是钟灵毓秀之地,但论起繁华热闹、人才之多,还是远远及不上京城。” 刘芸的年纪也渐渐大了,要开蒙,就得考虑师资力量的问题,在京城找个好先生还是极容易的。 往坏处想,这个孩子也能用作人质,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