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养寇自重 (第2/4页)
棉兰老岛上的游击队基本都转移到了西北角的半岛中,凭借着茂密的雨林继续生存。不过由于半岛的脖颈处被山地旅的驻地所控制,这些游击队再想从陆路走出半岛就很难了。 修好了公路,赶跑了当地的武装份子,棉兰老岛上基本就平静了,这个本来是个好事,但是刘芾却又发起了愁。这个愁主要是发在美国人身上的,由于棉兰老岛的形式越来越平稳,那么台湾军队在这个岛上就没有继续待下去的必要了,美国人是请你来打仗的,可不是请你来发展棉兰老岛的,更不是让你在这里扎根的。 对于这个问题,参谋部里最年长的一位参谋给刘芾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养寇自重。这位刘铭传留给刘芾的淮军里的将领,打了半辈子仗,深知各种清朝军队中的猫腻,对于刘芾发愁的这个事情,人家连想都没想,直接就给出了这个办法,并且连大概的行动步骤的说的清清楚楚。刘芾望着这位年近60的老参谋,不由得感叹: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养寇自重这种把戏,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基本都发生过,那些在前方打仗的将领们,生怕仗打完了,朝廷发现自己用处不大了,把自己调离油水高的职位,放到一边去,于是就琢磨出了这个办法,就是敌人不能打的太狠,既不能让他们发展壮大起来自己打不过了,又不能全部消灭干净,在自己需要或者朝廷需要的时候,打几个胜仗,斩点敌人的头颅,给自己和朝廷挣点面子,然后再私下里支援支援敌军,让他们再缓起点元气来,留着给自己下次再挣面子、挣功劳。 不过这种玩法也可能玩出火来,比如当初明朝对辽东的做法,刚开始养着女真各族,对抗蒙古人,后来李成梁继续养,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