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章 战犯录 (第3/4页)
“战犯名单可以再长一点,现有八旗梅勒额真或是曾经担任过梅勒额真以上官员全部列入。汉jianian的名单再仔细核对,那些在战场上力尽而降,或是投降保全一城百姓,其后又未犯大罪的可以去掉。” 明末那绝望的大势,战败不丢人,甚至投降也不丢人,关键看的还是后续表现。 按守序的标准,在西南投降的西营诸将,几乎没有人被列进汉jianian名单,如马进忠儿子等部队,自1645年打到1661年,从湖南打到丽江边陲,与鞑靼人整整战斗了16年,父子两代人都尽了全力,这种投降当然不能算汉jianian。 周鹿卿:“是,我们一定仔细核对,不会冤枉好人。” 守序把名单还给方以智和周鹿卿。“找些石匠,把名字全刻在石头上。另外,把战犯与汉jianian的事迹编辑成册,记住,只说事实,内容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我们不需要夸大和编造。” 事实足够震撼人心,编造只会降低说服力。 守序轻轻喝了口茶,“现在没有多少人相信我们能获得最终的胜利,但人人都相信自古胡无百年国运,这个天下终究不属于鞑靼人。昭告天下,让汉jianian的事迹永远不会随时间湮灭,朝代终将更替,他们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是,相国。”周鹿卿犹豫着问道:“是否需要刊行?” “你们的意见呢?” “省内诸臣意见相左,需请相国决断。” “说说看。” “宣传可能激起民众的同仇敌忾,但更可能增加民众对鞑靼人的恐惧,让更多人处于观望状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