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五章 哭昏过去的新皇帝 (第3/11页)
,使招徕豪杰,与之共守,何以克济?” “唐肃宗灵武之事,当时不建号不足以复邦,而建号之议不出于明皇,后世惜之。乾贼且将悔祸退师,宗社底宁,岂徒都城之人获安,天下之人皆将受赐,非发忘身徇国之心,孰能任此?” 这番话到底是从哪传出来的,没有人清楚,但是它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很多赵宋王朝的大臣都觉得,赵佶只让赵桓以开封牧的身份留守,根本无法号召天下军民共同抵御大乾王朝的入侵,若想抗过这场浩劫,赵佶必须禅位给赵桓。 很快,这番话也传到了赵佶的耳中。 赵佶将白时中和李邦彦找来,向他们询问禅位给赵桓一事。 白时中当即就明确反对赵佶禅位。 李邦彦也不知真假的表示不敢奉诏。 得说,白时中是真心的,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要是赵佶禅位给赵桓,那他这个宰相,还能干下去吗? 而李邦彦则不同。 李邦彦因为跟王黼不和,凡是王黼想干的事,李邦彦全部反对,所以,王黼想废掉赵桓,李邦彦就帮赵桓,这使得李邦彦跟赵桓的关系非常不错。 换而言之,就是换成赵桓当皇帝,李邦彦也不会失势,没准还能取代白时中成为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赵佶觉得,朝野内外流传得这番话很有道理,倘若赵桓成为东京留守,全力以赴,能不能挡住兵强马壮的大乾王朝的入侵,都尚且难说,更何况被身份掣肘? 见白时中和李邦彦不肯跟他讨论禅位一事,赵佶便将满朝文武聚集起来,问道:“朕禅位给皇太子可好?” 赵佶此言一出,殿下一时之间鸦雀无声。 自从出了那个驱狼逐虎之计以后,吴敏真是风光了一阵,可随后就因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