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18 章 扫盲行动 (第2/4页)
税就收上来一千八百多万两。 我准备再把海税给加重些,改成八税二想来会更好,再拨些钱,让人教老百姓识几个字,会算账,免得吃亏。” 朱瞻基是个有文化的皇帝,他是非常不赞同百姓是文盲的,所以只要有条件,他就会想要改变这个现状。 扫盲这种事,景舒是支持的,只听她笑着道。 “秀才们是可以当私塾先生的,让他们去教百姓识字未免有些大材小用。 可很多连秀才都没中的人,却要么去城里当帐房,要么便继续回家埋头苦读,家里条件好的还罢,不好的,却又要让家人跟着受累了。 臣妾想,或许可以让屡试不中秀才的读书人,接受当地学府的任用,在农闲时,教导百姓认字算数。 如此,既可给读书人一个贴补家用的体面事做,又可以让百姓开智,岂不是两全其美。” 宣德朝政治还算清明,若是试过好几回还是中不了秀才,那便证明他不是当官的料,也不用继续废家里的银钱了,这有点像后世的夜校。 朱瞻基想了想,觉得这样挺好,反正他也不指望老百姓能学的多好,只求他们不做睁眼瞎罢了。 “皇上要让庶民识字,此事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啊。” 下朝后,三杨走在一起,杨士奇轻声说起此事。 明朝百姓,本就可以越级告官,若是人人都能不给钱便读书认字,那百姓岂不是就更不好欺了? 瞧着吧,地方上的官员,肯定会尽力阻止这事。 这老朱家是因为自家祖宗,吃过没文化的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