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2节 (第1/4页)
翁同书道:“此一时,彼一时,当时你和托明阿争夺江北大营主帅之职,有矛盾是正常的。而现在你们已经没有了政治矛盾了。托明阿此人我最是了解,口口声声讲义气,但是心中最看重的还是自己的官职,还有皇上的圣眷,你只要拿出尚方宝剑,他一定会妥协的。” 德兴阿道:“王世清忠诚于皇上,他不敢作妖的。” 翁同书沉默了一会儿道:“大人,让江北大营形势上包围王世清的三千新军,是表示泰山压顶之势。而且这个时候,有人扎刺,比没有人扎刺好。” 旁边的幕僚道:“对,就是这么一回事。德兴阿是钦差大臣,带着尚方宝剑,若没有人扎刺,如何立威,如何杀人?” 翁同书道:“想要掌握兵权,第一直接的手段,就是杀鸡儆猴。当初苏曳,不就是趁着和天津绿营的冲突,杀了五百人立威的吗?” 德兴阿当然听出翁同书的意思。 让扬州新军有人出来扎刺,杀掉一部分立威,并且换上自己人。 更重要是把苏曳拖下水,逼供这些扎刺的人,是不是受苏曳指使,试图抗旨犯上?甚至试图哗变? 德兴阿道:“新军,可是真的出现过哗变的,万一闹成哗变呢?” 翁同书道:“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要奔着他们可能哗变的底线思维去办差。所以先找托明阿,缓和关系,调派江北大营主力,造成气势上的镇压。” “然后,立刻召见王世清,宣读皇上旨意,命令新军先把武器装运上船,不要用缴械的名义,而是以调动他们进行军事行动的名义,也不要告诉他们要去哪里。” “等到交出枪械之后,再向全军宣读旨意,说要北上天津和洋夷作战,用天大大义镇之。” “如果这个时候,他们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