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9节 (第4/5页)
成果。 倒不是因为密约中,要给英方分钱的压力。 而是他需要用这个成果去说服英国王室,继续推行另一条中英外交路线。 需要用足够大的利益证明,中英之间的合作利益,大过于战争利益。 关键时刻,苏曳需要用巨大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去证明另一条外交路线的优越性。 两年半后,是一个关键节点。 苏曳路线的收益,要第一次压制英国战争路线的收益。 这样他才能在最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否则慢吞吞等着密约签订,然后投入开始建造工厂,然后运输机器,然后再去收购原材料? 那鬼知道要几年之后了。 时间不等人,苏曳需要好几步合并为一步了。 这边大量移民,大量培训。 这边大量收购原材料。 而且等到湘军这边组织大量移民过来之后,就要开始建造厂房。 一切都在加速。 一定要让厂房等机器,工人等机器,而不是相反。 曾国藩沉默了好一会儿,道:“苏曳大人,首先对于之前对你的成见,表示抱歉。” 他现在真的完全理解了苏曳说的那句话,我从来没有把湘军当成敌人。 曾国藩继续道:“一般来说,我们湖北的棉花种植下去之后,江南那边的织造商人就会过来谈,事实上他们已经过来谈了。当然他们是很分散的,而且很多是和大地主谈。先付一部分的定金,然后等到成熟之前,在谈定一个价格,最后完成收购的时候,付出所有的资金。” “在商言商,如果你要收购,就意味着我们要彻底否掉那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