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5节 (第2/4页)
葆桢道:“现在看来,我当时没有弹劾,真是无比庆幸。不管是湘军,还是朝廷那些人,弹劾大人的罪名,最终都会落在我的头上,因为我是唯一的受害者。” “所以,只要我出手,一切便可灰飞烟灭。” “我知道怎么做对大人最有利,请大人放心。” 所以,聪明人有些时候,真的让人欣赏。 哪怕是私德有亏之人。 …… 而此时京城内。 皇帝有些焦头烂额。 苏曳已经夺回九江,这件事情朝廷已经收到了。 但,不是苏曳的捷报。因为这个时候,苏曳没有向朝廷发捷报。 而是胡林翼、骆秉章等人的弹劾奏章。 弹劾苏曳勾结发逆林启荣,联手谋害沈葆桢率领的湘军。 弹劾苏曳根本不是打下了九江,所有的战都是沈葆桢打的。 弹劾苏曳和林启荣做了交易,用粮食和银子换取九江空城。 湘军在流血牺牲,而苏曳一枪没放,一战没打,靠着投机取巧,靠着和发逆交易,才夺取了九江城。 这和当时的伯彦,又有什么区别? 伯彦作为科尔沁亲王的世子,因为投机取巧,虚报战功,还被一撸到底了。 那苏曳呢? 难道就不做任何处理了? 何其不公? 如果单纯是这样,这也没什么。 最关键的是,接下来湘军那边传来的奏报。 沈葆桢成功劝降韦俊和杨辅清,南昌马上易帜,就要兵不血刃拿下南昌城了。 如此一来。 湘军的功劳,就要超过苏曳了。 南昌是省城,毫无疑问肯定是比九江更加重要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