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3节 (第4/5页)
,此人啥都知道。 肃顺和恭亲王奕讠斤是政敌,但偏偏两个人都是改革派。 而皇帝,却是极致的保守派。 苏曳道:“我大清有祖宗家法,为何不敢动工业,为啥不敢搞改革,其中自有国情在。” 自有国情在。 肃顺内心再清楚不过了。 搞洋务,办工业的阻力何在了。 苏曳道:“所以我们不大搞,就在我的江西搞一个试点。恰好九江之前被发逆打烂了,完全一片空白,阻力最小。” 肃顺道:“你是来要银子的?” 苏曳道:“是。” 肃顺道:“要多少银子?” 苏曳道:“七百万两?” 肃顺一惊,颤道:“多少?” 苏曳道:“七百万两。” 然后,他继续道:“这笔银子,可以是借,每年一成五的利息,分五年归还。也可以是内务府和国库的投资,七百万两银子,占股两成半,由我代持。” 肃顺睁大眼睛,望着苏曳,足足好一会儿道:“苏曳,你的胆子太大了,你的心太高了。” 七百万两银子,占股两成半? 这意味着这些厂子,起码价值三千万两左右? 大清国库,一年也才四千五百万两左右啊。 肃顺虽然眼界开阔,也有改革心思,但充其量也就是小几百万两的规模。 而苏曳口口声声说试点,结果总投资就是三千万两? 这是心比天高呀。 足足好一会儿,肃顺道:“苏曳,这么大的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