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_第517章 信仰与使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7章 信仰与使命 (第3/6页)

水师学堂的学生进行苦难行军。”

    “不能只是简单的苦难行军。”崇祯若有所指道,“行军途中,还要抽出时间帮扶沿途的百姓,帮扫地、帮砍柴、帮挑水,甚至帮着种庄稼,要让学生们尝尽艰辛,知道百姓生活之不易,知道民生之多艰。”

    “从今往后,这样的苦难行军及帮扶,要成为水师学堂、国子监以及医学院全体学生的传统,每年两次,每次行军时间为一个月。”

    每年九个月的学习时间加两个月的社会实践,还有一个月年假。

    “我们要让国子监、水师学堂以及医学院的学生们深刻的理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至真至理,学生的使命不该是盲目的忠君,也不该是单纯的守护社稷,他们的使命应该是让华夏民族的每个人都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礼记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学生的最高使命应是力争天下大同。”

    说此一顿,崇祯又道:“而非守护一家一姓之天下。”

    听到这里,徐应伟看向崇祯的眼神之中便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崇拜之色。

    是的没错,徐应伟崇拜崇祯,因为崇祯不是嘴上说说,也是这么做的,崇祯追求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