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16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60节 (第5/10页)

,附近都有,不过运输不易。

    正在走着,十三郎突然道:“官人快看,下面那些乡民,在地里种什么?这个时节下种,肯定不易活了,不是白白浪费种子?”

    陶十七伸着脖子看了一眼,道:“不用问了,定然是附近大户,种地占田,希图赔偿的。”

    十三郎仔细看了一会,点头道:“说的是。真要种地,哪里会如此马虎!官人,这些刁民如此明目张胆,可还了得!不如我带几个人过去,驱散了他们!”

    杜中宵站在山头看一眼,道:“由他们去吧。我们忙自己的,他们到衙门来,我自有应对。”

    说完,带着众人继续上前,查看路线。发现的石墨矿在深山里面,离着选定采铁矿的地方有十里之遥,看来看去,杜中宵发现修路太不划算,只怕只能用骡马驮运了。

    回到衙门,又过了两日,杜中宵正与苏颂商议公务,一个吏人进来道:“官人,外面来了一个钱员外,说是我们选定要建冶炉的地方是他家祖传的地,正在那里争吵。”

    杜中宵道:“让他进来,与我说话。——还有,柳主簿在外面,让他也进来。”

    吏人领命,转身出去。不多时,柳涚进来见礼,分宾主落座。

    柳涚庆历六年进士,名次不高,到这县里做个主簿,政绩普普通通,看不出有什么前途。他的父亲倒是在后世名声极大,杜中宵上学时还背过他写的诗词,不过这个时代一样是仕途艰难,也帮不了儿子什么。他的父亲正是柳永,此时做个闲官,太常博士,比此时的杜中宵官职还低了许多阶。看在自己背了他父亲许多词的份上,杜中宵有意提携柳涚,让他随着营田务做事,算是从叶县借调过来的。

    等不多时,钱员外随着吏人进来,拱手行礼。看了杜中宵三人一眼,低下头,眼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