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04节 (第5/11页)
你供应粮草,并酌情派些乡兵助我。河对面,我已吩咐王凯进驻保宁寨,震慑周边蕃部。” 杜中宵点了点头。所谓派些乡兵,其实就是火枪兵和火炮,是两人早就商量好的。唐龙镇是府州辖地,原则上杜中宵的兵马不应该前往那里,还是要以张岊为主。 沉吟片刻,杜中宵道:“所谓好事成双,都监欲以兵马重占唐龙镇,不如乘此良机,我这里也派兵马重建偏头寨。唐龙镇在黄河以西,当道路要冲,自是要地。然偏头寨是河东屏障,契丹南下要路,如果重建,则至岢岚军数百里地,皆为我所有。以火山军为依托,唐龙镇和偏关寨便似两个拳头,伸出去守住了黄河以东大片土地。前些年契丹置武州,有与我争地之嫌,朝廷当早做准备。” 张岊道:“知军所言不错。自偏头寨至宁远寨数百里之地,前数十年皆为弃地,内迁居民,不耕不稼,历年为契丹所蚕食。前年欧阳相公动议,并代以北开垦禁地,以资军粮,明相公因正与党项开战,坚执不许。今与党项议和,并代驻重兵颇费钱粮,正该开垦禁地。那一带,自该以偏头寨为重。” 自偏头寨一直到雁门,本是宋地。不过在雍熙年间与契丹一战之后,潘美镇守河东,把边民迁入内地,数百里地弃而不耕,成为废地。数十年间,契丹觊觎这片土地,不断蚕食。前几年,更是趁宋与党项开战之机,新设了宁边州和武州,意欲慢慢扩大地盘,这就是这一带矛盾的由来。 前年欧阳修奉使河东,曾建议开垦禁地,一是资助边军军粮,再者堵死契丹蚕食的口子。不过遭到时任河东经略使明镐的反对,动议最后无疾而终。 如果不是杜中宵到火山军来,此事可能就如此苟且下去。终有一天契丹南下,占的土地超过宋人的心理防线,两国关系再次激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