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44节 (第9/12页)
州调了一名官员过来同审,便是苏颂。这让杜中宵喜出望外,没想到几个月后两人就能聚在一起。仔细想想,这事并不奇怪。调官员过来是协助,并不是重新审理,就只能是幕职官。苏颂新到宿州,这种差事不让他来,还能差谁? 杜中宵是个很务实的人,马蒙的案子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剩下的都是苦功夫,现在参与审讯的人多,他便不再事事过问。大多部分的精力,都放到了垦田上来。 苏颂因为与杜中宵的关系,再加上也是个不喜欢案牍劳形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跟杜中宵前来查看垦田上。他本是推官,并不需要深入参加前期的审讯。苏颂脑子极是清醒,知道什么该做,什么是不那么紧要的。马蒙一案现在参与的官员众多,在里面花力气也未必有多少功劳,反而是垦田,自己从杜中宵这里学到办法,回到宿州一样可以搞,那才是真的政绩。 此时汴河从黄河引水的汴口已经堵上,河道里的水一天比一天浅,已经没有大船通行,只有一些小船跑短途运输。整个汴河上游,包括官方的漕运官船和私人商船,从业者十几万人,逐渐开始失业。冬天对水上人家很难熬,杜中宵在永城垦田,而且是雇人做工,并不强制要求落户,吸引了不少人来。此时真正在当地落户,将来依靠垦出来的田生活的有三百多户,还有两千多人在这里做工,极是热闹。 看着几条大沟一起动工,煞是热闹,苏颂道:“如此大的工程,用的人力不少,花费钱粮极多。若不是待晓有赚钱的法子,有这个心思,只怕也做不出这件事来。” 杜中宵笑了笑:“赚钱的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只要开动脑筋,总有门路。我们是官身,不是给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