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92节 (第3/12页)
并州设毛皮货场,又制新钱,诸般作为,于朝廷大有用,不当别迁。这些日子朝廷得了你新制的铁钱,重臣以为大有用处,可推行全国,让你在这里完善钱法。” 杜中宵无话可说,一时有些茫然。难道自己能干还有错处了?如果跟着夏竦调往大名府,虽然还是签判,官总会升上一阶两阶。现在留在并州,岂不是错过了升官的机会? 夏竦道:“你在并州半年,政绩良多,我已上书朝廷,本官升上一升。你只管安心,等到并州的事料理完了,我再想办法把你调往大名府。” 杜中宵拱手道谢,心中却道,既然我的本官已经升了,我还去大名府做什么?夏竦赏识自己,可自己并不赏识夏竦啊。在他手下,这半年来跑来跑去,反倒是本职的事务没做多少。 问过杜中宵在大通监几个月的情况,夏竦道:“我之后来知并州的是原陕西经略郑侍郎,其为人刚正不阿,御下极严,你小心谨慎。” 杜中宵忙拱手道谢。这一番话夏竦说得真诚,杜中宵谢得也真心实意。郑戬为官数十年,出了名地不畏权贵,当年京城小吏冯士元一案,扳倒了数位宰执大臣,受牵连的重臣数十。而且他有个特点,凡是一般百姓与豪门巨户有矛盾,他会一门心思收拾豪门巨户。 这是个好官,但不是个好上司,杜中宵突然又想跟着夏竦走了。自己在并州建毛皮货场,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但直观上,得利最多的是大商人,和城里的豪门。这位郑侍郎眼里,自己只怕不受待见。夏竦可能是听到了什么风声,特意提醒杜中宵。 两人聊了很久,杜中宵才告辞夏竦离开。出了他的住处,见天边一轮夕阳,洒下万千霞光,杜中宵一时失神。夏竦与郑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