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7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73节 (第4/9页)

一条玉带。到了沙宝这一代,祖荫淡薄,只做了个三司军将。前些日子押了本州解往京城的纲米,船沉米失,把家产赔光。

    听了沙宝的故事,杜循唏嘘不已。为朝廷当差,就难免这种风险。好在儿子中了进士,不会遇到这种事情,不然岂不是天天提心吊胆?

    傍晚几人回到县城,将要分别的时候,杜循对柴信和沙宝道:“明日我和苏通判一起到城门外面看一看,那里的店铺极是赚钱,也要学一学。去赎玉带时,知会我们一声。”

    柴信叉手应了,自带沙宝回家取钱。

    晚上在后衙,用过晚饭,家人闲坐的时候,杜循把今日遇到沙宝的事情说了,对杜中宵道:“这些为朝廷当差的小武官,最是凄惨。押运船纲,失了官物,倾家荡产的所在多有,甚且卖儿卖女也有。”

    杜中宵想起前世读过的一个故事,忘记什么原因,王安石的妻子给他买了个妾,便就是这样一个军将的妻子。因为失了官物,家产赔光,连妻子也保不住。

    叹了口气,杜中宵道:“此事有什么办法?也只能怪自己时运不济。押运官物,失了若是不让押送者赔偿,必然就有jianian滑之徒,偷盗官物。而让押运者赔偿,碰到这种天灾人祝,未免冤枉。此事并没有什么万全之法,只能因地因时而变。也正是因为如此,凡是正将军将押送纲船,只装八分,剩下的两分装他们的私货。这两分私货若是经营得当,实际该赔得起才对。”

    话虽这么说,心中也是为这位沙宝难过。汴河上的纲船,从来都是装八分官物,两分私货,这两分私货还是免税的。头脑精明的押运者,能够选对货物,两分私货其实可以赚不少钱。积攒下来,纵然偶有失手,也不至于倾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