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28节 (第2/11页)
削完了,后面又有淬火的地方,给这些小圆柱淬火。再后面一道,又是跟前面一样,把小圆柱再次夹起来,只是这次不用钢尖,而是用精细砂布,把圆柱打磨光滑。 郑戬看得津津有味,一直看到最后,这些小圆柱一一装到带孔的铜架里,装到钢圈里。 最后看着一个装在一起的圆杯装零件,郑戬问杜中宵:“知军,这是什么东西?用在哪里?看做起来如此麻烦,想来价钱不菲。” 杜中宵道:“相公说的不错,此物确实价钱昂贵。我们卖的车,值钱就值在这些小东西上了。此物为轴承,又名轴受,装在车轴的两端,车轮便就转得飞快,又不费力。” 这是最简单的圆柱轴承,这个年代的精度不行,只好做得粗大笨重,原理是一样的。技术上并没有什么难度,关键在要用上好的钢材,不然不如木轴配铸铁轴套。使用了这种轴承的大车,才能拉几百过千斤货物,不然一匹马哪里拉得动。火山军产的大车,现在多是一匹马拉,好路上大约拉千斤左右。最大的是三套马车,中间一马驾辕,两边各一匹马拖拽,可拉两三千斤。这样的大车,不用轴承,那是动也动不了的。有了轴承,车就经久耐用,不然拉重物,用不了多久车轴就坏了。 车的载重与轴承密切相关,没有滚动轴承,轴的支撑点被车压得变形,极难拉动。大车需要用多个轮子,分担负荷,便就与此有关。如果轴承技术过关,轮子当然是越少越好,减少了各轴各轮之间寄生功率的消耗。中国北方曾经的三套马车,关键就是胶轮、轴承,三匹普通的马可载重数吨。这个年代胶轮没有办法可想,只能从轴承动手,一车拉千斤以上就非常可观了。如果用上弹簧减震,可以拉得更多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