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5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51节 (第2/12页)

族而居的大家族很罕见,大多数的村子是靠这种关系联系在一起的。

    村里各种头面人物过来见礼毕,保正才指着新郎对杜中宵道:“这位安三郎,在本乡与我家是多年世交。他母亲生病,不合在药店里赊的药材多了,利钱也还不起,债一年多似一年。因家里债务,他阿爹只得在债主家里做活。留在家乡,没个翻身的机会,便随着我来到这里。原想着带着他离乡,让家里的债累他一爹一世,不要连累了后代,没想到在这里的日子竟能过好,还有余财攒下来。这位新娘,是河对面村里的,因为家中三个弟弟,守到这个年岁才嫁人。就是听说我们这边日子好,才肯嫁过来。官人在这里垦田,对我们这些人来,委初是再造之恩!”

    第58章 百年计

    乡村私酿淡而无味,杜中宵随口喝着,边听保正讲着垦田以来的变化。

    一直到现在,营田务这里还没有产出粮食,全靠着调过来的粮食和发的钱生活。由于发得及时,生活水平高于当地,被很多当地人羡慕。最近几个月,甚至有周围的客户,贪图营田务的待遇。拖家带口来投的事情。由于这些事,杜中宵在此地垦田受到当地大户的报怨。

    自己接任知县之后,杜中宵才有些理解为什么以往营田给的待遇不高。给的待遇高了,会吸引当地的客户,地多的主户田地租不出去,影响当地稳定。自己是知县,县里的治理要靠那些大户支持,也就是最近因为马蒙一案,没有人敢出来指责杜中宵就是了。

    保正不无感慨地道:“知县官人宅心仁厚,我们这些小民衣食无忧,谁不羡慕?前些日子我听说新开的村里,有当地无牛畜的主户,都把家里的田卖了,来营田务入社呢。”

    杜中宵吃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