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461节 (第1/10页)
杜中宵听了,一时有些惊讶。幽州战后,自己知道契丹大势已去,必然有人献城投降,但这么大的规模,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中京是契丹要地,大致范围是后世的承德、赤峰和锦州一带。这里有草原,也有大片的耕地,是可耕可牧的地方。游牧民族一旦占了这里,就得到了农业补充,同时掌握了随时南下的通道。对于契丹来说,这是核心腹地,旦宋朝占领,契丹基本就完蛋了。 想了想,杜中宵道:“此事可确实如此?没有不实之词?” 马镐拱手道:“太尉,末将与诸城将领商议妥当,单等朝廷大军北进。只要大军到城下,大家都相约献城,绝没有迟滞。若有意外,取我颈上人头!” 杜中宵道:“为什么?幽州一战,契丹精锐尽丧。有人献城我不意外,但如此大家联合起来,还是出人意料。直到现在,契丹也没有另立新主,应该也是有原因的。” 马镝道:“耶律洪基被俘,契丹倒是有人提议另立新主。只是有人提议立耶律洪基之子,有的则提议立其弟,一时争执不下。有前些年两帝并立的教训,此事便暂缓下来。至于我们一起献城,也是没有办法。这些州县,虽然比不得幽州和大同府,下面的汉人却是不少。幽州一战,契丹的精锐已经尽丧,实际上各城没有多少兵。不献城,还能够怎么样呢。” 杜中宵点头:“献城是大功,一起献城更是天大之功!有你们相助,只要一二十万人,就可以兵临大定府。以现在契丹兵力,想守住大定府根本不可能。据我所知,耶律洪基率大南下,剩下的宫室军和斡鲁朵都在大定府周围。一起全歼,契丹就彻底不可能翻身了。”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耶律洪基南下,率的多是契丹王公。他们被全歼之后,剩下的这些汉族世家势力相对增强,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