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各个击破 (第2/4页)
展,多少可以压制一下张国焘自恃兵力雄厚而萌生出来的野心。虽然因为采纳了胡卫东电报中所说的“即俘即补”与“诉苦三查”,红一方面军此时的兵力足有近三万人(注1),比历史上要强了不少,但与兵力多达八万余人、而且装备更好的红四方面军相比,还是明显差了一大截的,但现在外面还有一支更强的红十五军在,张国焘就未必有那么大的胆子了,结果后来张国焘果然没敢下手,中央红军也不必像历史上那样为了免遭他的毒手而急匆匆地只带了部分兵力北上,使得陕甘宁根据地有了比历史上好得多的基础。 唯一遗憾的是,张国焘因为担心昔日自己残酷的肃反遭到清算,始终不肯跟着中央红军一起北上,而令数万名四方面军的指战员毫无价值地牺牲在其错误的“南下”路线上。其间或许是历史的强制力发挥了作用,张国焘终究还是另立中央了,最终同样因为第三国际的反对、党中央的斗争,以及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在连续受挫后的反思而草草收场...... 纵在苦思红军前途、又要与张国焘坚决斗争的同时,伟人依然关心着远在数千里外的红十五军,他的建议是要胡卫东尽快撤出杭州,毕竟沪宁杭一带交通实在便利,即使疯狂搞破袭战,也只能稍稍迟滞一下敌人的援军,红十五军虽然兵强马壮,但一旦陷入国军优势兵力的合围,也绝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但胡卫东贪图城内还未搜缴完毕的设备和物资,还是忍不住在杭州多赖了几天。好在他虽然贪心,但准备还算充分,率先搬空了靠海城区的物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