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第一百三十三章 根据地建设(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三章 根据地建设(上) (第3/4页)

再手软,对于暴力抗法的一些煤矿老板予以了坚决镇压,为新安煤矿的健康发展扫平了障碍。事实上,胡卫东也正是看中他既懂军事,又有管理企业的经验,才特别邀请他出任这个职务的......

    在胡卫东离开的这几个月里,根据地不但迎来了众多人才,自身建设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对于骨子里始终都还是个科技工作者的胡卫东来说,最关心的自然还是科技与工业建设的成果。其中最令胡卫东高兴的,是束星北领导的无线电小组终于试制出了国内第一台雷达,虽然暂时还显得过于笨重、耗电也太多了点、精确度也不令人满意,但有了这个基础,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红军一定可以拥有更加符合实战需求的新型雷达,这对于抗战期间没有制空权的中国军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此外曾希圣领导的自动译码机项目也取得了初步成果,第一台样机就成功地迅速破译出了截获的国民党密码电报,虽然考虑到国军密码的漏洞百出,这件事并没什么好兴奋的,但至少是一个好的开端,相信总有一天,他们可以研制出能够破译鬼子电码的译码机来。

    至于其他的科研项目,虽然暂时还没有什么突破性的重大进展,但都在稳步地向前推进,比如青霉素的生产效率在这段时间里就又提升了五成,加上新增的生产能力,即使根据地扩大了一倍多也足以自给自足,而且以前仅能保证部队的供应,现在却能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