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4 (第1/4页)
的旧同学或邻居,却没有一个人能提供你的旧照或过去的资料, 我们对你的出身、来历了解几乎是零。与此同时, 你似乎也是一个网络社交沉迷者——”主持人易杨说到这里, 一片低笑声从台下传来, 他笑着顿了顿,“看来大家对你也很了解, 从二月中起你在社交网站上‘直播查案’, 隔三差五还揭露名流的秘密……” 昨天杨清水发帖,将城中某堪舆大师的情妇关系图列了出来, 还揭露大师喜欢“塑料玩具”的闺中癖好,帖子被推上热搜, 一时间成了舆论的热门话题,这个时候提起这茬,观众笑声更大了。这时,易杨看向杨清水,问:“你是刻意营造出矛盾的公众形象吗?” 杨清水跟所有衣冠楚楚的骗子一样,笑得高深莫测,“我很想回答这个问题,只是今天的讲座是讲解犯罪心理,我本?的心路历程放在这里不大合适。” 易杨也不追问,顺着他的话题问:“是的,你本职是一名私家侦探,也就是说你对罪犯的了解来自于工作?” 来自于创作……杨清水很想这样回答,但还是点点头:“我想是吧。” 易杨:“大众对这个职业普遍有误解,“捉jianian队”、“狗仔”……类似的变成不少,”说着他故意打量一番杨清水,“您今日穿着风衣,蹲小面包车里盯梢应该很不方便吧?” 杨清水说:“可能大家觉得犯罪与一般风化案有高下之分,事实上,除了极端的案例之外,犯罪心理是研究人的心理,越线偷情或犯下虐杀案的凶徒,他 们得到的快感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有些傻子会认为只有可怕的案子才值得花费心机追查,这反而满足了穷凶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