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3章 孔府的三条路,战报入孔府 (第2/4页)
席卷大明,整个大明乱成一锅粥,再现群雄割据的局面, 要么就彻底的打破,不破不立,重塑规则,再续希望! 要么,在衰落中求变革,以变求发展,穷则变,变则通,一通百通,你们觉得如今是哪种?” 众人瞬间想到了最后一种可能。 纵观新帝登基的近一年时间,除掉阉党、更换内阁六部九卿、拔掉八大蝗商和晋王、还地于民、整顿兵政, 无论是哪种,都能看出皇帝在求变,在改革。 尤其是陕西的还地于民,妥妥的利器。 即便朝廷对外败了,陕西八百万百姓会站在皇帝一方,希望分到土地的百姓会站在皇帝一方。 陕西面积何等的大,且易守难攻,大军能迅速进入陕西的通道就那么几个, 诸如东北方的函谷关、东方的潼关、东南的武关、西南的大散关。 守住这几个关口,小股军队进入陕西也只有覆灭的下场。 西安本就是数朝古都,有延绥镇(榆林)、宁夏镇、固原镇、甘肃等四个军镇在手, 面积广土地多、百姓支持、易守难攻,这就等于有了根基,即便是出了问题,也能退守陕西,以待反攻的机会。 如果崇祯听见了孔府众人的议论,他一定会骂一声:娘希匹的,你们是老子肚中的蛔虫吗? 崇祯穿越来时,就有这个打算,改革不成,若是建奴入侵,北京守不住,就去陕西,以图东山再起。 至于说去南方,去他妈的,自挂东南枝都不会去南方。 南方的那群人比建奴更难搞,去了最大的可能就是傀儡,弘光、隆武就说明了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