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章:墨者与井阑 (第1/6页)
滕城,作为滕国的都城,也是「滕元公滕弘」几乎用了半生岁月所建造的城池,虽然它的占地规模远不如邯郸、陶邑、商丘、临淄等当世的大城,但也称得上是一座坚城。 这得归于孟子的劝告。 滕元公滕弘,他在仍作为滕国世子的时候,就曾亲自登门向孟子请教。 而在其父死后,滕弘在继承滕侯的位子后,亦曾向孟子请教。 他曾问孟子道“滕国是个小国,夹在齐国和楚国之间,应该投靠齐国呢,还是投靠楚国呢?” 孟子便对他说道“谋划这个问题不是我力所能及的。如果一定要我说,就只有一个办法深挖这护城河,筑牢这城墙,与百姓共同守卫城池与国家,使百姓宁可献出生命也不逃离,那么这就可以行得通了。” 这即是孟子主张的“王道”、“仁政”思想。 滕元公深以为然,于是在他执国的几十年里,善待国人,高筑城墙,深挖护城河,这才有了今日这座让宋国打了三年仍未攻陷的城池,滕城。 当然了,使宋军耗时三年都未能攻陷滕城,这当然并非只是城池的作用,更主要的,还是在于守城的人。 除了现任滕国君主滕虎以及他率下的臣民外,城内亦有诸多墨家弟子,甚至还有齐国秘密派遣的兵将。 不错,除了墨家弟子外,还有齐国暗中支持滕国抵挡宋国的进攻,这才是滕城被宋军打了整整三年都没有陷落的原因。 八月初一,宋国军司马景敾再次率军攻打滕城,墨家钜子「丘量」当即登上城楼,查看究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