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_第13章:入室(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章:入室(二) (第5/6页)

,称王图霸,又被齐、楚、魏三方所敌视,虽如今能得保一时,但日后恐生祸端。”

    庄子微微点头,在心底认可了蒙仲的见解。

    由于他的挚友惠施的族人「惠盎」,此时就是宋王偃幕下的治国重臣,因此,他对宋国局势的了解,自然要超过蒙仲——哪怕他此前对此并不是很在意。

    庄子知道,宋君戴偃之所以敢称王,那是因为当时在魏国担任国相的「公孙衍」,正在组织魏、赵、韩、燕、楚、齐、义渠总共七个参与国的「七国伐秦」之事,当时中原的焦点都在这件大事上,因此宋君戴偃称王这件事,并没有在世上引起太大的震动。

    然而由于各国都有私心,「七国合纵伐秦」被秦国所击破,继而使天下呈现「秦与齐楚」对峙的局面。

    此后,秦国、齐国、楚国三方皆在合纵连横这件事上角力,争夺霸主之位,当然顾不上宋国。

    数年后,因燕国在「七国合纵伐秦」期间发生内乱时,齐国趁机派兵攻打燕国去了,此举导致燕王哙被杀,燕国国相「子之」逃亡、被齐人抓住砍成rou酱——正是这场战争,给日后的齐国埋下了祸根,后来燕王哙的儿子「燕昭王」励精图治,重用「乐毅」率军攻伐齐国作为报复,先后占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让齐国只剩下「莒」、「即墨」两座城池,几乎灭国,此后齐国迅速衰败。

    而楚国呢,则在数年后被秦国的国相「张仪」欺骗——当时张仪欺骗楚怀王,用秦国割让六百里商于之地作为条件,换取楚国与齐国解除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