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章:肥义 (第2/6页)
大夫惠盎的义弟,肥义眼眸中闪过几丝惊诧,而此时,蒙仲亦拱手拜道:“小子蒙仲,见过……赵相。”待愣了愣后,蒙仲这才反应过来:眼前这位,竟然是赵国的国相?片刻之前,蒙鹜曾猜测肥义在赵国的地位可能不低,但事实上,他还是有所低估。肥义在赵国的地位何止是不低,他乃是赵国的“三朝元老”,在赵雍的父亲「赵肃侯赵语」在位时,肥义就已经是赵国的贵臣了,然后又接连辅佐赵雍,以及如今的赵君赵何,作为赵国的国相,肥义堪称位极人臣。然而不可思议的是,这位赵臣居然不是中原人,而是出身被中原人称呼为“蛮夷”的「白狄」。白狄入中原,发生在两百余年前的秦晋时期,而是秦国对白狄采取残暴镇压的手段,而晋国则采取怀柔政策,因此,白狄族中的鲜虞氏、肥氏、鼓氏、仇由氏这四支,便迁移到了中山一带。而后,肥氏、鼓氏、仇由氏这三支白狄部落相继被晋国所灭,唯独鲜虞氏在中山建立了国家,即中山国——鲜虞氏所建立的中山国曾经一度被魏国攻灭,但此后鲜虞氏的后裔还是重新复国,即如今的中山国。而肥义,即白狄族肥氏一族的后人。虽然从面貌上仍能看出肥义与中原人有所区别,但从肥义的言行举止来看,外人实在很难想象这竟是一名“蛮夷”,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虽然肥义是白狄出身,但他在赵国生活了那么多年,也早就与赵人无异了。包括赵国派遣入宋为相的仇赫,以及派遣入秦为相的「楼缓」,前者是出身匈奴,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