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2 (第3/4页)
了。 程氏白天喜气洋洋地指挥各路人马,有条不紊地打点嫁女喜宴,然而到了夜里,却心酸地掉泪。 她朝于清杨抱怨道:“刚刚及笄,便要嫁人了,我总觉得还没长大呢,怎么能放心她嫁出去?” 说道女儿,于清杨不比程氏好过多少,想起她五岁那年,受了场大罪,自己心疼她抱了她在怀里,她却也不哭不闹的。平日里会歪了脑袋打量人,或者张了小手让人抱,乖巧得让人心都化了…… 一回头,原来十年都过去了。 “唉……”于清杨叹了口气,伸手揽了程氏在怀里,轻声安慰她道:“那还能怎么办?总不能拦了轿子不让发嫁吧。咱们这位新姑爷年纪也不小了,总不好欺负人家没爹娘,让人家干等着。” 说到这个,程氏又惆怅起来:“依灵儿这个性子,上头没有公婆,她倒是能过得自在。可她上来便是个伯夫人,也没有人从旁指点,行差踏错半步,都是被人看在眼里的。” “这事倒也没办法,你便时常替她看着点儿吧。或者让二舅哥家的默意那孩子,多与他走动走动,提携着她些。” 除程默意之外,于小灵能靠的上的娘家人,也没有旁人了。 两口子一时为着女儿愁肠百结,一晃眼便,到了十月初十于小灵出嫁那日。 出嫁头一日,六十抬楠木雕花箱,拢共一百零八抬嫁妆整装待发。这头一抬可是皇后娘娘亲赐下来的一对玉如意,这样一来,更是锦上添花。 忠勤伯夫人这副嫁妆风风火火地绕了大半个北京城,一时又风光无两了。 那六十抬楠木雕花箱如何从天而降且不论,只说到了大婚的正头日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