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_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相师出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相师出山 (第1/5页)

    贡院大门外的高墙前,墙上贴着一排黄榜告示。

    开端写着“洪武二十七年甲戌科会试告示”的字样。

    告示前站满了应考的举子,他们一个个像是伸长了脖子的鹅,聚精会神仰头看着告文,生怕错过一個字。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来参加会试。

    明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五级: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通过地方县、府两次考试者,成为童生,十里八乡的知识分子。

    童生参加地方府、州举行的院试,录取后成为生员,也就是秀才。

    只要考取了生员,就算脱离平民阶层,称为“士”了,享受一定特权。

    秀才往上是举人,需要前往各省的省城参加乡试。

    乡试三年一次,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中了就是举人,地位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十里八乡的地主士绅们抢着上门送福利。

    不过朝廷对各省乡试产生的举人有名额限制,一般是按照各省的人口,名额少则几十个,多则一百几十个。

    总而言之,三年一次的乡试,全国录取总额为一千人至一千二三百人。

    乡试是科举中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一关。

    中举人后就有资格做官。

    也仅仅是有资格。

    官场上一个萝卜一个坑,上面的官老爷不退休,哪来的机会?

    很多举人一辈子都没机会当官,哪怕是七八品的小吏。

    他们巴不得当官的早点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