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阁楼里的钢琴 (第1/2页)
俞琬继续弹,他便也继续听,他们谁都不说话。 她从一楼的私人图书馆里找到了很多泛黄的旧乐谱,从肖邦的《第一叙事曲》,舒伯特灵动的《即兴曲》,弹到了德彪西的《阿拉伯风》和柴可夫斯基忧郁的《六月船歌》。有时弹到了动情的地方,她会不自觉地抬起头,对上他那汪也看向自己的蓝眼睛。 这座大宅的旧主人应该很爱音乐,在阁楼也有意外之喜——角落的小匣子里,还有沓蒙了厚厚灰尘的稿子,看落款和日期应该是一个世纪前不少波兰作曲家没发表过的琴谱。在那之后,她便也会弹一些克莱恩没听过的曲子,她有时会弹一整晚,他便也听一整晚。 直到有天休息日,女孩从花圃里剪下玫瑰和月季,正准备把它们插进餐桌花瓶的时候,听到了楼上飘来了琴声。 那是《平均律》,她的手指不自觉敲打着花瓶,心跳也随着共振。对巴赫复调的诠释,需要对音乐极深刻的理解和纯熟的控制力,她从未想过,一个人竟能如此游刃有余地演奏它。 俞琬顺着琴声走上楼梯,阁楼门虚掩着,她便透过门缝看过去。 男人的手很大,手指很长,是十分适合弹钢琴的手,前奏结束是最具挑战性的赋格,而他左右手的配合,仿佛是两个独立的灵魂在共同演绎这首曲子。 琴声进入高潮,旋律变得愈发复杂,可在克莱恩的手指下,每个声部都清晰可辨,俞琬好像听到多个歌者互相对话,随着最后一个音符的落定,她才发现自己的胸腔在不住地起伏。 这首曲子她很喜欢,也曾练过无数遍,总是练不好,以至于“巴赫”这个名字都差点成为她的梦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