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首辅养成记(科举)_第 105 章 第一百零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105 章 第一百零五章 (第3/12页)

回的,身上的朝服未换,见面后施礼:“陛下,臣有件事想请陛下帮着定夺。”

    朱承启不问庶务,抬手先让座。

    “老师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杨永清甫一落座,就看到面前早已冷掉的茶,愈发笃定自己心中的猜想,她说:“先帝曾金口玉言,要在会试中加一道算术题。此次恩科,那道题的答况参差不齐,臣想起十几年前的那次科考,仍是心有余悸。”

    朱承启颔首:“想必老师心中有了对策,只要不失公允,老师怎么想,便怎么去做。”

    “臣明白。”杨永清点头,却并没有告退的打算。

    朱承启问:“老师还有话要同朕说?”

    杨永清站起身来,拱手再次施礼:“陛下,先祖皇帝信奉法理有度,宽宥了那个男史官,这才有了《凉州史》。而今朝前任礼部侍郎孙大人主动伏法,想来亦是为盛世教化所感,幡然悔悟。仅就此事而言,臣想向陛下讨教,当如何区别对待主动与被动伏法的两种行径?”

    话音刚落,内史听到一声清脆的碎响,皇帝放下手中的杯子。

    那杯子便在内史的注视下裂成两瓣,惊得她悬笔竟忘了记到何处。

    杨永清亦看到水流了一书桌,立刻抬起头来:“陛下!”

    朱承启接过宫人递过来的丝帕,摩挲着沾湿的指腹:“若让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主动与否都是巨蠹,有何区别?”

    杨永清默然,听朱承启顿了顿,语气稍稍松缓了几分:“朕听闻,孙协早年吃过不少苦,难免因此走了歪路。可见苦难并非都是有益的。她的两个孙女,按律应当一个充军、一个流放。将她的两个孙女逐回原籍,三代不得科举入仕,以此代替充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