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政治攻势 (第1/7页)
就在17日,张学良、宋子文、杨杰,乘坐30余辆汽车浩浩荡荡赶到热河首府承德。张学良联合张作相、万福麟、汤玉麟等二十七位热河守卫将领,向南京方面和全国通电,表示决心抗日,呼吁全国一致支援。 这则电报几乎是全国所有的大小军阀都收到了,可惜,更多的是被搁置在一边。 在河北,热河一线,主要以东北军为主力,还有一些抗日同盟军。 至于其他地方部队,能够来电支持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更不要说派部队参战。 热河、河北的部队,也是良莠不齐,按理说,东北军的装备是最好的,但千里溃败,丢失的武器装备数以万计,军心不稳,其各部的战斗力也不怎么样。 很多部队都是连枪都没有配齐,像29军,老西北军宋哲元的部队,训练中只好将大刀放到训练科目中,使部队增加战斗力。全军二万二千多人,但个个同仇敌忾,坚决抗日。 这在当时的华北战场上,连东北军都赶不上的。 早在32年7月,宋哲元就找张学良主动请缨,要求抗战。但当时不但国民政府打压,不同意拨款抗战,而且连张学良也信心不足。 或许,让宋哲元当热河省主席,全掌热河军事,比汤玉麟这个东北军中的二号人物更理想在热河前线抗击日寇。但没想到,汤玉麟这个被称为‘二虎’的东北军高层,在日寇进兵热河的时候怂了。这才让华北的局势变得更加的危急起来。 曾一阳脑子里回忆着这些信息,心里盘算着,一旦长城抗战全面开始,红军派那些部队开赴察哈尔和热河前线。 西北军肯定不行,虽然甘肃的新一军战斗力不错,但还要抵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