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九三章 虎口夺食 (第4/6页)
英签署的《中英共同防御滇缅公路协定》,在缅甸受到日军进攻之后,中方出兵协同英军作战。 英国人出钱出枪,中国人出人。 条约本来没有问题,但是在战略上,英国人的cao蛋德行再一次让国军精锐遭受重大损失。 首批抵达缅甸的中国军队中,包括第5军,第66军,十万人进入缅甸协助英军作战。 而戴安然的200师是国民政府中,唯一一个师级的装甲作战单位。虽然士兵仅仅受过装甲作战的训练,武器根本无从配给,但是这支部队一旦拥有了一个装甲师的全副装备,击溃一个日军满员的野战师团也不是难事。 英国人来重庆谈判的代表把胸脯拍的砰砰作响,当时口口声声的说:“大英帝国是讲信誉视为生命的绅士,绝对不会让这些部队用简陋的武器和野蛮的日军作战。” 蒋介石不信,但是他给足了英国人面子。 就这样,远征军被摆上了国民政府的议程。 入缅部队在一开始,就遭受了巨大打击,因为大部分士兵是空运进入缅甸战场,并没有携带武器。而英国人早在缅甸战场溃不成军,答应给远征军的武器仓库大部被日军占领。 总算,英国人翻箱倒柜,找出了足够的武器装备了十万大军。 但是装备杂驳零乱不说,重武器基本都是打白条了事。而同古战役之后,在前线指挥的杜聿明更加认识到,英国人根本就没打算和远征军在缅甸协同作战,甚至在远征军战国斐然之下,还是不相信远征军的作战能力。十万大军,在缅甸疲于奔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