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下邳收糜芳 (第2/4页)
我陶氏二代,唯你兄弟二人,今日起,老夫便替你们兄弟分家,陶商跟我,留在下邳;东海郯县的宅邸归陶应,今日便搬出府邸。” “至于泰山郡太守一职,老夫自会上书朝廷举荐;刘岱那里,你安心便是!” “当然,这也是老夫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 陶商跟着陶谦一起走了,他突然感觉与自己这个弟弟已不是一路人。 陶谦、陶商离去,陶应并未被老爹赶出门而生气,反而为陶谦的老谋深算、未雨绸缪点赞。 想想《水浒》中,宋太公提前几年将儿子宋江逐出族谱,还向县府要来一张凭证,就是以防不安分的宋江祸及自家庄子,伤及根本;只要大本营尚在,家道依然稳如磐石。 “看来,能够在史书上留下名字之人,绝不会是平庸之辈,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陶谦即便在后世人嘴里评价能力中庸,但得看跟谁比。 跟曹cao比、跟袁绍比,或者跟他同时代的所有诸侯比,确实平庸;若跟普通士绅、百姓比,自然又高明万倍! 通过刚才的一番问对,陶应知道他说的话虽然稍稍打动了陶谦,但毕竟自己的前身从不过问政事,也胸无大志,陶谦还信不过他;与他分家,又替他谋取泰山郡,也是一次考核而已! “若成功了,未来的徐州,自然没有大耳贼什么事。若失败了,真就与陶氏再无半分瓜葛!” 真真是一次破釜沉舟之举,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陶应战意昂扬,拳掌相击,有些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情绪,在客厅里走来走去,看得尚未回过神的糜芳迷糊不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