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9 (第2/4页)
分熟识的感觉来。 “下臣兰台参议赵世英,以为不妥。” 他一说名字,我忽然就想起来了。 当年这个姓赵的在奉议司,跟着明诚之往来承庆殿,想必参过我不止一本。 圣上抬了抬眼皮,海公公便躬身问,“赵大人以为有何不妥?” “孟大人此往丹州,奉的是盐运司的职责。敢问孟大人,如今大人回京接任兰台令,丹州盐运司又着谁交接?” 赵世英也不喘口气,显然这一套是早就想好的。 “断案是提刑的营生,孟大人要做的是掌一州之盐运调度。如此舍本逐末!何况大人在京师时,为人处事下官亦有耳闻,轻佻浮躁,绝非上佳人选。纵然孟大人立功,圣上赏金银便可,何须授之兰台令一职?圣上若执意如此,只怕日后,兰台再不得安生!” 奉议司出来的人,牙口都好得很。 一句话颠来倒去都说的占理,且偏好对着硬骨头啃一啃。 有意思。 “臣也以为不妥,还望圣上再行考量。”钟卿邵出列,亦高举笏板。 “臣也以为不妥……” “还望圣上再行考量……” 一时间,众臣纷纷持笏出列,深深躬身,一副忠心为国、绝无二心的样子。 放眼望去,也就方学士、凤相与贺在望等寥寥几人还站在队列之中。 “安成。” 圣上开了口。 “你觉得呢?” 凤相持笏出列。 当年凤相亦如我此刻,圣上力排众议,将他放在了丞相这个位置上。 大夏开国日久,这是第一位丞相。 “臣以为……” 凤相站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