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8节 (第4/7页)
念叨,“柿柿如意!柿柿如意!” 朱翊钧又带着他俩去看麋鹿,大白和小白一听到朱翊钧的召唤,就会跑出来。这两年,他俩还孕育过几只幼崽,最小的一只才几个月。 幼崽都是白色的,朱翊钧长大了,饱读诗书,比起它们的父母,幼崽的名字讲究多了,什么梨蕊、琼玉、凝月,个个都有出处。 太监把他摘的白梨、柿子拾起来装了几大框,朱翊钧肯定吃不完,只能送。乾清宫送一篮,坤宁宫送一篮,沈太妃那边也送一篮,文渊阁送两篮,一篮分给大臣们吃个新鲜,一篮让张居正拎回家去。 秋白梨滋阴润肺,柿子软甜多汁,大臣们都说这是沾了张阁老的光。 十二月是朱翊钧的生辰,虚岁十二。第二日,内阁就再次向隆庆上了一封奏疏,请皇太子出阁讲学。 按照祖宗规矩,皇太子八岁就该出阁讲学,可他们这位皇太子,十二岁了,出阁之事,一拖再拖。 虽然朱翊钧现在该读的书一本也没有落下,但跟出阁之后,由内阁和翰林院按照贤君的标准,系统培养可不一样。 至少他投入了大量精力的武功、骑射、兵法课通通都要取消。 这个问题,其实内阁早就有意见了,虽然皇太子是个神童,聪颖异常,但人的时间和精力总归是有限的,分出去给了别的,读书就成了一种形式,看似背得滚瓜烂熟,实则流于表面,对圣人的教诲便不能透彻领悟。 这一点,曾经被隆庆要求给朱翊钧讲过《唐太宗诲谕太子》的赵贞吉最有发言权。 更为重要的是,朱翊钧对武功、骑射和兵法的热衷让他们想起了一个人——明武宗朱厚照。 这位祖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