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0节 (第4/6页)
众人有的喝酒,有的应和,无人再劝他科举之事。 朱翊钧问徐渭:“这个元瑞是谁?” 徐渭答道:“金华,胡应麟。他的父亲胡僖,嘉靖三十八年进士,现任湖广参议。” 朱翊钧点头:“我在德安见过此人。” 他又问道:“那个凤洲先生是谁?” 提起此人,徐渭竟是当着皇帝的面,颇为不屑的冷哼一声:“太仓,王世贞,号凤洲。” 听到这个名字,朱翊钧并不意外。刚才听他们说什么引领文坛,他就隐约猜到了。 也就只有王世贞在江南文坛的地位,能让这个叫胡应麟的年轻人,远隔数百里,把马屁拍得如此响亮。 他现在更感兴趣的是徐渭:“徐先生与他有过节?” “那倒也是没有。只是曾经发过誓,绝不与此人为伍。” 第235章 王世贞和徐渭虽然…… 王世贞和徐渭虽然都是江南文人,但也并无多少交集。到底是什么矛盾,能让徐渭说出“誓不与此人为伍”这样的话。 朱翊钧单纯好奇:“先生是否言重了?” 徐渭以前给太子进讲,后来和胡宗宪共事,与别人也没什么利益冲突,还保持着一直以来的率性,有什么说什么。 朱翊钧问起来,他倒也知无不言:“他们结了个诗社,认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提倡拟古人做文章,遂称‘七子’,由李攀龙为诗社盟主,王世贞次之。” “‘七子’中有一人,名谢榛,虽布衣出身,但声望极高,颇受推崇。但他大多时候,云游四方。不知为何得罪了李攀龙,王世贞等人都站在李攀龙一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