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5节 (第2/7页)
现在徐渭要走了,虽然是朱翊钧自己给他安排了新的任务,但仍是颇为不舍,拉着他的手:“徐先生,你若不想……” “想!”徐渭不等他说完,就打断道,“臣,已有数年未回山阴,能回到家乡为百姓谋福,实现济世安民的抱负,正是臣之所愿。” “额……”朱翊钧看着他,喃喃道,“你倒是没有半分不舍。” “陛下天资卓绝,六年来,臣已倾尽所学,再无可授。” 朱翊钧明白,他去意已决,况且,也是自己需要他为朝廷效力的时候,便也没再说什么。 不过,徐渭倒是觉得,有一样,他还没来得及教给朱翊钧,或者说,以防帝王贪图享乐,刻意没教的,就是他在戏曲上的造诣。 临走前,他将自己所作的《南词叙录》及杂剧《四声猿》、《歌代啸》、《云合奇纵》,和他给一些古书所作的注释、自己的诗词集、佚稿,书画作品一同留给了朱翊钧。 听说徐文长要走,李良钦也向朱翊钧表达了去意。 李良钦捋了捋苍白的胡须:“老臣毕生修习荆楚剑法,陛下早已掌握其精髓,只需每日勤加练习,必能抻筋拔骨,强健体魄。” 习武自然是从实践中总结经验,精进武艺。但朱翊钧贵为天子,让他实践那就等于让皇上涉险。皇上身边有禁军,有锦衣卫,可不能涉险。能强身健体,关键时刻自保足矣。 李良钦又道:“老臣今年八十有三,来京伴驾已有八年,甚是思念家中子孙,恳请陛下批准老臣与徐先生一同返乡。” 朱翊钧看着李良钦,发现他虽然仍是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