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9节 (第5/7页)
吧。” 太监们赶紧退下,低着头,脸上却带着劫后余生的窃喜。 朱翊钧的目光又落回到剑上:“我在书上读过,古人说,宝剑观其华,如芙蓉始出;观其抓,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溏;观其断,崖崖如琐石;观其才,焕焕如冰释。原来都是真的呀!” 听他说话,嘉靖脸上又洋溢出那种有些得意,又有些炫耀的笑容,这就是他一手养大的孙儿,他悉心培养的,未来皇位的继承人。 年仅七岁,别人还只会说这宝剑可真锋利呀,他已经能引用古人之言,从各个方面夸赞皇爷爷所赐宝剑。 小家伙不仅武功、骑射练得好,读书也一点没落下。 嘉靖问他:“喜欢吗?” 朱翊钧点头:“喜欢!” “喜欢就好。” “皇爷爷”朱翊钧又问道,“这把剑叫什么名字呀?” “七星。” 这是一个极具道教色彩的名字,是斋醮仪式中的七柄法剑之一。这几年内阁首辅从严嵩换成了徐阶,徐阁老委婉的拒绝了皇上一切烧钱的活动,斋醮仪式许久不曾举行,法剑也就供奉在大玄都殿的库中落灰。 前些日子,朱翊钧说要送给嘉靖礼物,嘉靖高兴得很。皇爷爷哪有受了孙儿的礼物,没有赏赐的。 他左思右想,想起了这把剑。 朱翊钧对宝剑爱不释手,盯着那剑锋看了又看:“它是从哪里来的?” 法剑在斋醮仪式中只是个法器,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因此除了繁复华丽的外在,内里也只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