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2节 (第5/7页)
,叛军群龙无首,不战而降也未可知。 朱翊钧听到这种言论十分震惊,这还不战,难道要等人家打到京师再战? 转念一想,嘉靖二十九年,鞑靼已经打到了北京城下,不也有严嵩“塞上打仗,败了可以掩饰,京郊打仗,败了不可掩饰,俺答不过是掠食贼,饱了自然便去。”的经典言论,有人主张不出兵,倒也不奇怪。 但这一次,隆庆却没有犹豫不决,这个从弘治朝开始延续四朝的叛军,当下必须解决,无论付出什么代价。 于是,问题从打不打,变成了谁去打。 高拱提议从各处调兵,由两广总督李延负责。理由也很简单,李延在两广地区多次与叛军交手,对韦银豹非常熟悉,由他来负责这次平叛,再合适不过。 但张居正却推荐了另一个人——江西按察使殷正茂。此人以前是个言官,兵科给事中,当年因为弹劾严嵩的亲戚,又劝谏世宗不要沉迷斋醮,差点挨了顿廷杖,然后就被外放了。历任广西、云南、湖广兵备副使,再迁江西按察使。 朱翊钧还在世宗身边的时候就明白一个道理,这些大臣,绝不会平白无故举荐官员,单纯看重其能力和人品的,有,但不多。 绝大多数都是沾亲带故,要么是学生,要么是同乡,要么是同年,要么沾亲带故。 朱翊钧不用查也知道,这个李延,必定是高拱的人。那殷正茂,就应该是张先生的人。 这个殷正茂的履历听起来实在不值一提,一个言官,他能领兵打仗?似乎李延看起来更靠谱一些。 自从高拱重回庙堂,隆庆对他可谓是信任有加,大事小情,凡是高拱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