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5节 (第2/7页)
路看下来,朱翊钧也渐渐体会到徐渭所说,钤印和题跋对于作品的影响。 《清明上河图》固然珍稀,宋徽宗的瘦金体和双龙小印亦是锦上添花,提升了作品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从这些钤印和题跋中,作品长达数百年的变迁都有迹可循。 这些都只是前情提要,看完了题跋,朱翊钧才开始欣赏画作本身。 二丈长的画卷中,张择端以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描绘东京汴梁的景致,各色人物,牛马、车轿、船只,房屋、石桥、城楼,甚至皇宫。笔势简劲,意态生动,隐见之殊形,向背之相准,不见其错误改窜之迹。 朱翊钧一点一点看过来,从郊外小溪旁的骆驼队到商船云集的汴河,从车水马龙的街道,到鳞次栉比的茶坊、酒肆,从最普通的市井百姓,到身着官服的文武大臣…… 他一边看,一边挪动脚步,不知不觉跟人撞了一下,抬头一看,是冯保,小家伙立刻凑个脑袋过去:“大伴,你在看什么?” 冯保冯保指给他看:“金明池。” 朱翊钧定睛看去,那是一处开阔的水域,亭台楼阁都建在水上,重殿玉宇,宝阁飞檐。池中还有许多船只,仔细看来,除了画舫龙舟,竟还有战船,朱翊钧看得颇为新奇:“我以为这是皇家园林,竟还有战船。” 金明池正是宋朝的皇家园林,也成西池,与大明的西苑类似。 冯保说道:“据说,张择端还有一副画作,称《金明池争标图》,画的正是金明池上战船争标,演练水军的场景。” 朱翊钧道:“看来,这个张择端也不是一般人。” 他忽的伸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