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0章 新闻时代来临 (第6/7页)
刊物。季清哲很鼓励这种作法,不论是哪个学院的期刊,他都会认真阅读,看到好的文章还推荐给李凌薇看。 有一个秀才写了一篇‘论农赋税的改良’,写的通俗易懂,将各朝各代的农税一一对比,又将龙游农税的改革历程写出来。 就算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农听了,也知道龙游为民兵了老百姓做了多少努力。 这篇文章取得巨大好评,李凌薇特地回了封短信表扬这个秀才。因为此事,越发鼓励了书生学子给期刊投稿。 邵州农科院写了一篇雪灾对土地的影响,雪灾能杀死土里的虫卵,来年虫灾的可能性极小。 且雪化后土地肥沃,种一季紫云英改良土质,就可种高产作物。 这本是一个极寻常的报道,但有很多农民听说之后来了一句: “这样咱那几亩瘠地就不种豆子,去农科院买玉米种,种玉米。” 谁也没有再看出别的深意来,季清哲却像先知一样,提出让军囤地种豆子,特别是绿豆。 原因是:“豆价低,收成也不高,百姓能种玉米和土豆,定不愿意种豆。 可出海商船,必备绿豆和黄豆,发芽做菜蔬。不提前准备,明年豆价必涨。 朝廷要做的是平衡物价,而非趁机抬价。所以臣觉得,军囤地可以多种豆类,来平衡市场。” 李凌薇直接鼓掌:“季相真是高瞻远瞩啊!” 刚刚还在侃侃而谈的季清哲,瞬间垂眸,然后李凌薇就看到,一抹霞红攀上了他的耳朵,耳垂通红。 不管夸他多少次,每次他都是这样。 什么时候能学学霍非的厚脸皮! 就这样,继工业革命之后,新闻时代已具雏形。像季清哲这样有远见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