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人官事_代序官员官场与官场文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代序官员官场与官场文学 (第2/7页)

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等等;党政机关细分为党委机关、政府机关、国家机关和军警机关等等。但通常挂在人们嘴边的却是两个民间概念:官员和官场。这不单纯是民间语言习惯问题,而是传达着复杂幽微的社会心理,即人们对官员人格以及官场生态的认识和判断。有意无意间,老百姓运用的就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也就是说,老百姓通过集体无意识的措词选择,不动声色地表达了自己对官员和官场的感情倾向。

    这种情感倾向是耐人寻味的。如果我们不迂腐到逢字必查字典,就应该注意到官这个字在中国从1949年开始已经转入贬义,用三十年以前流行的话说,就是这个官字已进入了历史的垃圾堆。干部这个似乎带有革命和进步意味的词,取代了旧时代的官字。三十年前军队里也不讲官兵,而讲全体指战员。1949年以后部队对官的新说法是部队指挥员,对兵的说法是战士。人们只有在对上级表示愤怒时才使用官这个字:你们当官的如何如何!我们家乡老百姓早在多年前骂那些做事懒懒洋洋的人,会说:你像个官!而现在的情况是老百姓把进入公权部门的人员都称作官。

    我们尽可以去批评民间情绪的盲目性,但民间情绪的产生不是没有来由的。如果我们正视民意,就应该认真研究和对待民间情绪。因为它是社会动态的风向标。生活当中还有很多用词的变化,从中都可窥见社会心理的微妙状态。我记得大概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官场上开始叫领导为老板。老板也是一个自1949年就已经死亡的词,因为它指的是私营企业的财产所有人,或旧时候有名望的戏班演员。1949年之后,私有企业主消亡了,而且其政治成分是剥削阶级;演员也叫文艺工作者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