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93章 船只招标 (第2/9页)
行真正的跨洋贸易,吨位越大自然是越好的,不仅仅安全,更加因为带的货物多,利润也更高。 郑家的沙面船厂,之前的扩张,主要还是集中在加大造一两百吨的中小船上,但是现在,郑奎海却是雄心勃勃的想要进军大船领域,以避开竞争最为激烈的两百吨这个级别的市场。 现在大乾沿海地区,船厂是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以往很多只能是躲在地底下偷偷摸摸造船的作坊,也是摇身一变,注册后成为了造船厂,而且这些造船厂往往技术能力还不低,是能够承建一两百吨的远洋商船的。 在明王朝统治时期因为禁海政策,只能是偷偷摸摸的造船,而能够让他们偷偷摸摸造的也只有是大吨位的远海船只了。 现在大乾开港通商,以往的各类偷偷摸摸的船厂一下子就是冒了出来抢生意,而订单数最多的百吨到两百吨之间的传统中式硬帆船只,比如广船、沙船乃至福船,价格竞争激烈。 往年的时候,郑家造一艘两百吨的沙船,毛利能够高达三四成左右,但是现在,已经是下降到了不足两成毛利,而就这,还有众多人抢订单呢。 也就是现在航运业进入繁荣阶段,船只的订单众多,靠着庞大的数量,各大造船厂还能野蛮生长。 但是郑奎海却是坚定的认为,这种状况是不可能持续太久下去的,未来几年,三百吨以下的船只,虽然订单数还是不会少,但是利润却是会越来越低,等到那个时候,如果想要转向造大船,就更难了。 趁着现在利润丰厚,还能够依靠中小船只订单支撑的时候,提前转型,占领三百吨以上的大船市场! 到时候,当其他人都在激烈竞争三百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