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6章 政见分歧 (第2/5页)
宰相该有的素养 裴熙见徐密的态度,猜到这位宰相在想什么,只想叹息何必将学术之别看得那么重呢,管他法家儒家,好用不就行了么再说了,你不信我,觉得卫拓持重,但这一位他瞥了一眼卫拓,见对方还是一副冷冷淡淡,平静非常的模样,只觉牙酸。 这一位连一旦开战,怎么对付敌人都想好了,你当他骨子里不想打仗括户一事,卫拓若没琢磨三五年以上,自己这个裴字就倒过来写 卫拓察觉到了裴熙的目光,却没说什么。 他和在座的宰辅们都不一样无论徐密、张榕、钱明还是江柏,他们位极人臣之后,先考虑得是如何做官,斡旋上下关系,平衡朝堂局势,给自己营造清正的好名声,然后才是为国家做事。所以,他们会选择平稳的道路,抵触风险。因为对他们来说,无论是发现新作物,还是修葺运路,这都是明摆着名利双收的好事。至于开战,最好别主动挑起,更不能像裴熙说的那样,钓鱼执法。 并非不忠心为国,只是顾虑的重点不一样罢了。 卫拓早年就发下心愿,又承载了长辈们的期许,竭力想为国为民做出一番实事。对他来说,高位是做实事的先决条件,否则治一地容易,治天下难。如果可以,他倒希望自己大权独揽,说一不二,以铁杆手腕将政策推行下去。奈何他并不是秦氏皇族的人,一旦做了这等事,首先就要面临君权与相权的无尽争夺和拉锯。若非万不得已,他并不想为这种事情花费力气。 秦琬的心思,卫拓也能猜出来一些,无非是想要括户,但不想推人出来背黑锅罢了。这份心意很难得,他也很感动,就是觉得秦琬还是年轻了些,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