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944节 (第3/8页)
面来源于学费,另一方面,也来自于资助。 因此,夏原吉的想法是,这大学堂必须扩建,或者说,在天下各布政使司,都尽力要有两至三所以上的大学堂。如此一来,则为本地的学童继续进学深造,提供了便利,这其二,也意味着每年入学的学堂名额也大大增加。 若是进个大学堂,犹如科举考试一般,一年下来,才寥寥数千上万个名额,对于绝大多数学童而言,这是可望不可即的存在,自然而然,也就断绝了进学之心。 可若是每年能有十万甚至十数万的员额,且进入大学堂之后,颇有前程,那么……就完全不同了。 说到底,新部的职责除了建学堂,其次则是劝学,要教天下军民的子弟都入学,单凭几个公文,是不可能的,这就从前鼓励人读圣贤书一样,若没有功名,谁肯读书? 大抵敲定了这些,这新部堂,也总算可以维持运转了。 夏原吉又上了诸道奏疏,俱奏以上种种事宜,又请调一些官员,进入新部,说到底,他年纪老了,不可能事必躬亲,必得有一些用的顺手的人,作为左右手。 朱棣看过他的奏疏之后,倒也痛快,没有多说什么,就直接批奏了。 这件事派下去cao办之后,京城之内,近来是难得的太平无事。 可正因为太平,却让人总觉得好像缺了一点什么。 每日的邸报,几乎也都是乏善可陈的消息,反而令人有几分索然。 唯一热闹的,可能就是栖霞了。 栖霞这儿,楼宇林立,有太多商行将自己的总部设置于此,因而,显得格外的热闹。 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