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纪_第九十八章:失望的信王(求票、求收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失望的信王(求票、求收藏) (第2/4页)

好的实战机会啊?

    少年们强烈的怨念直冲天际。

    不提少年们的强烈怨念,朱由检却感到他的脸上有些发烧。

    毛线改良的问题解决了。

    几个纺线的大嫂,用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解决了毛线粗糙的问题。

    给羊毛分级,这就是大嫂们简单的解决办法。

    听到这个解决办法,朱由检只觉得脸上呼呼的发烧。

    他怎么能连羊绒都忘了呢?

    羊绒这羊毛中的精品,不就是从羊毛中细分出来的。

    这低级错误犯得,也太给穿越众丢脸了。

    羊毛细分解决了毛纺的最后一道难题,毛纺工业真的可以开始了。

    天启四年9月,大明第一家毛纺厂在京城大兴建成投产。

    毛纺厂一期的规模并不大,只拥有纺机20张、织机10张,雇工200人。这个规模放眼大明也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工坊。

    这个时代的大明,苏松地区早已经出现过百织机的丝织大户。与他们相比,初生的毛纺工坊还真算不上什么。

    京城其实并不是毛纺产业的好场所,这里毕竟离原材料产地太远。

    毛纺规模小时,这个缺陷还不太明显。当规模扩大时,单只羊毛的运输就是很大的麻烦。

    朱由检心目中,建毛纺工坊,最好的地方就是在大明的九边重镇。

    大明的九边本就是为了防御草原建立起来的。

    这九边重镇无一不是处在交通枢纽之处,距离草原也近,人员也比较密集,正是发展毛纺行业的好地方。

    可惜,一天没能打服草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