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纪_第一二七章:王恭厂(求票求收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二七章:王恭厂(求票求收藏) (第4/4页)

责制作,工序非常繁琐。朱由校说2天造好一支枪,恐怕时间都浪费在这里了。

    工坊造一支枪管,至少需要3个铁匠协作才能完成。

    首先铁匠会将送来的熟铁在炉火中加热烧红,锻打成片,然后再围绕一支钢柱旋转锻打。

    为防止钢柱过热黏连,助手还得经常将钢柱抽出入水降温。

    数次加温锻打后枪管大致成型,这时就需要3人全力锻打,使枪管与钢柱贴合紧密;在锻打的同时,添加铜料焊粉焊死接缝。一支枪管就制作好了。

    当然,这还只是枪管的半成品。

    按不同的用途,枪管还要做二次处理,像长管鸟铳还要将枪管做接长处理。

    分好用途的半成品枪管还要用钻头一点点将管内钻光滑,然后就进入了最麻烦的阶段:枪管刻丝。

    枪管的后端需要刻出螺纹,再用类似螺丝的铁塞将枪管尾端旋死,再将铁塞与枪管焊死。这样才能保证枪管尾端经得住火药爆燃,不会出现漏气。

    经过如此繁琐的步骤,一支火枪枪管才告完成。

    朱由检注意到,鸟铳的枪管并不是前后一般粗细的。它尾端略大,枪口处稍小,成胆形分布,外观也不是浑圆而是8愣形状。

    王恭厂对得起他兵工厂的名头。厂里的一群铁匠技艺都非常高超,锻打时的节奏如行云流水般透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按他们的速度,一组一天大概能出两支枪管(未钻內膛的枪管)。这种速度果然是大明最高的铁匠水平了。

    对工艺的好奇使朱由检暂时忘记了火药库的威胁,他顺着工艺仔细参观过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