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纪_第一三四章:内阁和实学(求推荐、求收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四章:内阁和实学(求推荐、求收藏) (第3/4页)

内阁为永乐大帝朱棣所创。

    朱棣创立内阁的目的,只是因为他需要一个擅长处理文书的秘书。

    说白了,内阁最早就是朱棣的一个秘书班子。所以,当初的内阁成员都是翰林院出身(翰林院的文笔肯定不错,写报告那是相当合适)。

    又因为朱棣出于培养年轻人的目的(秘书吗,一般在领导身边学习几年,就会外放为官),提拔的都是翰林院中缺少为政经验的翰林。(这些准备培养外放的秘书,当然不需要方面大员来担任。)

    所以,内阁就有非翰林不入阁和方面大员不入阁的传统。

    由于朱元璋废除了宰相。永乐以后,内阁凭借皇帝的权威逐渐取得了近似宰相的地位。而从科举功名中收益的文臣,出于推高科举出身的目的,暗中把内阁的传统有意保留下来(翰林院的翰林大多是每届科举的前几名)。

    就这样,大明的最高政策制定中心,就逐步演变成一帮从未担任过地方大员,对地方事务缺少具体了解的京官集团中心。

    如此的中心,制定出的政策和对地方的掌控可想而知。

    捋顺内阁的脉络,朱由检再次摇头叹息。

    大明的文臣还真厉害,永乐时代的好政策总能被他们扭曲的面目全非。

    可惜了那辉煌的永乐时代,唉!

    当托塔天王李三才死后还受到的严苛追罚,传遍了天下时,东林党人变得人人自危,纷纷谋求自救。

    当阮大铖投向信王以谋求自救时,在遥远的辽东,帝师、辽东督师、东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