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纪_第一二九章:张彝宪的心思(求推荐、求收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二九章:张彝宪的心思(求推荐、求收藏) (第3/4页)

的吩咐张彝宪,一边在心中暗自为王恭厂的工匠手艺叫好。

    他根本没想到,王恭厂打制的双层枪管就能达到1两2钱的极限装药量。按这个质量,双层枪管足够承受5钱的装药,完全不需要加强到3层枪管。

    “是,”被实验结果惊呆了的张彝宪随口应道,随即他一激灵又大声答道:“老奴谨遵殿下口谕。”

    一边离去,张彝宪一边嘀咕:“好,这种方式太好了,我怎么就没想到这种试枪方式呢?”

    当3天后,张彝宪如约送来10支枪管时,朱由检深深的记住了他。

    这10支枪管因为口径的不同,王恭厂是不可能藏有存货的。能用三天时间打造出10条枪管,张彝宪的协调组织能力可见一斑,这绝对是个人才啊!值得收留。

    “彝宪,你随孤来。”

    听到信王的招呼,张彝宪心中火热异常,他总算在信王心中挂上号了。

    10支枪管做的实验结果,令朱由检非常满意。质量最差的一支枪管,装药也超过了1两1钱。由这次实验的数据,朱由检可以确信,双层枪管足以担起隧发枪的重任。

    这样算起来,使用双层枪管的隧发枪,只有枪机和枪托部分算是新型技术,其他都是成熟技术,这样隧发枪的产量就能大大增加了。

    这次实验的经历也让朱由检明白了,大明的工匠确实是在凭经验做事。他们对待新枪,甚至连基本的实物实验都不曾做过,就想当然的按以往经验做事。这种工作方式必然将新枪做的又粗又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