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纪_第一六三章:秀才的威力(求订阅、推荐、收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三章:秀才的威力(求订阅、推荐、收藏) (第3/4页)

着文房四宝,墙壁上还挂着一幅字画。内容似乎是辛弃疾的《贺新郎》。

    屋中唯一能算劳动工具的,也许只有屋角的那架纺车和旁边的一个绣花绷子了。

    “奇怪,像这种家庭他们是依靠什么作为生活来源的?只靠田地吗?”朱由检心里暗自嘀咕。

    在屋中除了黄秀才夫妻两人,朱由检并没有看到别的人物存在。

    发现朱由检是真的无所谓后,徐光启就在竹椅上坐了下来。骑行了这一段路,他还真有些乏了。

    “贤弟,你这腿脚?”徐光启看着趴在竹床上的黄秀才开口问道。

    “唉,不瞒先生,学生这腿是受的杖责。现在已经好多了,估计在有个10天8天的也就彻底无事了。”

    “杖责?”徐光启眉头一皱,“谁敢这么有辱斯文?”

    朱由检在一旁听到,心中也是一动。

    徐光启这可不是随便问的。

    在大明,秀才身份就已初步迈入“士”这个阶层,虽然只是最低等的功名,但在民间也不容小觑。

    按大明的律法,秀才就已经享有初步的特权。例如:见官不败,享受徭役减免。在这个时代,也只有秀才才能名正言顺的开办私塾(秀才相当于教师资格证)。

    虽然秀才还没有免税的权利,但秀才家中若是有足够的田地,一般日子都还过的不错。

    毕竟没有徭役,本身就省了好多的费用(明朝的农税中,徭役占比可不是小数),再加上有秀才功名在身,收税的差役也不敢盘剥太甚。

    不说别的,一旦秀才以有辱斯文这个罪名投诉,任何县令都会偏向秀才几分。毕竟秀才与县令也算是同等阶层的人,县令若不维护,任由他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